工作动态
首页» 工作动态» 媒体场站» 【校园网】“三夏”工作引热议 科学回复获称赞
 

【校园网】“三夏”工作引热议 科学回复获称赞

来源:校园网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1-07-17   |  浏览次数:

     

近日,“一年一度”的“三夏”麦收工作正式落下了帷幕,与往年不同的是,这项来自17个学院22个专业类别118个教学班3391名大一学生参与的,在我校延续了几十年的“常规”教学实践活动却意外在网络热传,其中有部分网民质疑麦收存在“作秀”之嫌,并批评部分同学不懂收割常识“连根拔起”。


1_副本.png


针对网友的质疑,6月15日上午,极目新闻以电话方式联系了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次收麦是在试验田进行的选种工作,因此不能使用机器。小麦“连根拔起”一是为观察小麦根系,二是测量小麦的杆高及穗量,用于科学对照试验,部分网民有所误解。


2_副本.png


紧接着,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吉林日报、楚天都市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环球网、中国网、澎湃号、大风视频等报媒迅速跟进,热度迅速蹿升,一跃登上了6月15的微博热搜话题榜第六名,阅读量1.9亿次,讨论数7509次,截止统计发稿时原创人数1506次。


111_副本.png

5_副本.png

6_副本.png

222_副本.png

8_副本.png

9_副本.png

10_副本.png


对于该话题的及其回应,网民纷纷叫好和支持。主要观点集中如下:

一是学校之间专业有差异,看问题要客观、全面,不要以偏概全,不懂装懂。如网民“听雨”表示,不要拿你所谓的常识去挑战别人的专业!学无止境~。网民“比安”称,烧煤的质疑火箭动力有问题。网民“w⃣a⃣n⃣T”认为,高校的试验田和农田肯定不一样啊,不能一概而论的。网民“王磊”称,拿镰刀割,那是农民的工作,目的就是收获粮食;连根带起,是要做研究,是农业大学的工作。看问题要选角度,站错位置,看到的现象可能就是错的。

二是作为农业高等院校,要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生,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这是传统,也是特色,要继承和发扬。网民“尚”认为,就应该让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多多了解知识,不应该局限在课本上。网民“阡陌”表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网民“小五”谈到,记得这是一门实践课程,要算学分的,不是简单收回来就可以,要标记,要测量,要称重。网民 “啊啊啊香-”表示,不是的,我们搞科研,每个小区都是划好的,做的就是不同处理,从而研究出更好的品种和方案,除去采样需求,剩下的会用收割机割的,不会浪费粮食,也不存在消费学生。西农很好,欢迎报考。网民“花谢花飞i”称,这是用来研究的,不是用来吃的。网民“Venicedarling”认为,有的就是要求拔全株,以便后期统计各项数据。这是科研,着眼于未来小麦育种发展而不是囿于当下。谢谢!网民“种小麦的木瓜”表示,请了解一下西农大的传统。

三是出现质疑的论调,反映了素质教育的缺失,支持学校推动“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网民“天天天蓝”表示,非常怀念学生时代学校组织我们去农村捡麦穗,割麦子!网民“沧浪水石”认为,这简直就是胡闹胡折腾!割麦搞成拔麦,另小麦成捆也不是用塑料尼龙绳捆,如此可笑,还有人洗!

四是针对为什么用镰刀割,不用机器收,认为,这是精耕细作,这是农业高校,培养的是科研人员,不是种地的。网民“上林之子虚乌有”认为,我西农毕业的,这是育种试验田,不是普通的农田,收货后做一系列实验,所以需要精收细作。网民表示,我们学校就是学生去人工收割啊,毕竟全都是种的实验品,很贵的,每一大株就有编号,怎么机械收割,农林大学都这样的吧。


原文链接:https://news.nwafu.edu.cn/xnxw/dc10553fc37a445caa45335161f35abc.htm


友情链接:  教育部    |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华南农业大学试验中心

版权所有:场站管理处(场站服务中心)   地址:南校区原农科院子校办公楼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杜军宝   网管员:张 赟   杨蓓蓓   电话:029-87082251   87082190

网站维护:艾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