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工作动态» 新闻聚焦» 【火地塘印象】贺绪林:我有青山人未知(散文)
 

【火地塘印象】贺绪林:我有青山人未知(散文)

来源:   |  作者:贺绪林   |  发布日期:2023-08-18   |  浏览次数:

     

编者按:

8月11日至13日,杨凌示范区文联、作协十余名文艺工作者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试验林场开展采风活动,用文字揭秘秦岭深处一群为科研、教学、生态环境默默贡献的工作者。现特以“火地塘印象”为专栏,转载编发,讴歌榜样,以飨读者。


一阵嘹亮的军号声蓦地撞入耳鼓,把我从梦中惊醒。翻身坐起,揉着惺忪的睡眼,一时不知身在何处。好半天,灵醒了过来,此时此刻我身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试验林场的招待所。

军号声之后,高音喇叭传出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报纸摘要节目……”久违了,好多年不听广播,都是手机闹的。此刻在大山深处听到中央广播电台的声音,感觉时间倒流到青春时代,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拉开窗帘,窗外细雨霏霏。在天水的洗涤中,但见满目苍翠,苍翠之中流淌出烟云,甚感诧异,细看乃是雨雾。一条小河(后来得知此河名曰:长安河)傍着210国道东流,水流湍急,汩汩有声,令山林越发显得神秘幽静。收回目光,临窗听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股山风破窗而入,薄凉扑面,下意识地裹紧夹克衫。此时,山外正是盛夏中伏,坐在空调屋还嫌热呢。

昨天下午我们采风团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试验林场,西农大场站管理处副处长何雨浩、火地塘试验林场常务副场长高强、副场长何引赞等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详细地介绍了林场的情况。

西农大火地塘试验林场始建于1958年,当时,火地塘只有两三户人家,坐落在火地沟与长安河交汇处上方的小山坡,地处大山深处,荒无人烟。但这里森林植被十分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教学试验难得的好林场。时过六十五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建设成为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自然保护为一体的教学试验林场。迄今为止,在林区已经发现了83科206属524种木本植物;秦岭21种珍稀濒危木本植物在火地塘林区有15种,是开展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理想场所。每年七八月份是林场的黄金时期,西农大的学生轮番来林场实践学习并搞科学研究,最多时师生多达七百余人。

听着两位场长的介绍,大家惊叹:火地塘林场真是秦岭腹地的一颗珍珠,“养在深闺人未知”啊!顿时就有了上山观光的冲动。遗憾的是此时夜幕已经拉开,山路蜿蜒险阻,加之乌云低垂,山雨欲来。两位场长都说,明天吧,明天去平河梁,零距离亲近深山的大森林,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让大家一饱眼福。

那就明天吧,好饭不怕晚嘛。没料到天公不作美,子夜时分就大雨倾盆,天亮后还不肯罢歇,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早餐后,大家坐在大厅听雨闲聊。文友卢满愿翻看手机说:“半小时后雨就停了。”

我笑道:“老天爷会听你的。”

他亦笑道:“天气预报说的。”

还真是,不到一小时,雨停了,窗外天色泛白,有放晴的意思。大家都说把伞带上,出去走走,别让青山绿水空待人。

林场门口就是210国道,大家顺着国道迤逦而行。雨后看山水,别有一番意趣,但见长安河两岸森林成坡连片,烟雾缭绕间,山水朦胧,更添丽色。帮我推轮椅的卢满愿说,210国道就是当年的子午道,遥想当年,杨贵妃吃的荔枝就是由此道送到长安的。因此,又称子午道为荔枝道。我随口吟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没想到我也能来子午道走一走。”

满愿是西农大职工,博学多才,业余喜弄文,文笔很不错的。他边走边给我介绍山坡的林木:“这是落叶松,那是云杉;这是裸子植物,那个是蕨类植物,这里最珍贵的树种是红豆杉……”他的介绍不仅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增长了很多知识。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啊。

约莫走了四五里地,竟然未遇一人,不由心生感慨:青山绿水,美不胜收,独独缺了万物之灵!

午后,何引赞副场长带着大家去平河梁管护区采风,因雨后山路有苔藓,我的轮椅很不好走,不能随行,深感遗憾。大家走后,招待所一片静悄悄,我突然感到有说不出滋味的寂寞。也是劳顿,我躺在招待所的床上看书,竟然睡着了。一阵嘹亮的歌声把我惊醒,又是高音喇叭。仔细听,是时下流行的歌曲《罗刹海市》。歌声打破了寂寥,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息。我看手机,已经六点了,是开晚饭的时间了。没料到的是广播竟然把这首歌连着放了五遍,显然,这首流行曲是开广播者的最爱,抑或是以歌声排解难耐的寂寞?

只是一个下午,我就感到了寂寞。这里的风景无疑是美好养眼的,林密山高远,满目尽苍翠,蓝天飘彩云,溪水鸣溅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充足,是天然氧吧。然而,常年在这里工作,成年累月面对的是大山、森林、小溪,怎能不会感到寂寞!可林场的职工一干就是多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打心底里敬佩他们。

晚饭后,我们与林场职工座谈交流,副场长何引赞等五名职工代表详细分享了自己与火地塘林场的故事,他们吃苦耐劳、默默奉献,数十年如一日守护林场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同时使我们对火地塘林场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驻场工作人员的奋斗精神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为大家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采风结束了,我们就要离开火地塘林场,大家依依不舍。发车时间尚早,大家都说再去火地沟走走火地塘职工的巡山路。来到进沟路口,路边站着一位汉子,个头不高、身材敦实、黝黑的皮肤、花白的短发,微笑地看着我,我便还以微笑。

“你好,贺老师!”他微笑着把手伸给我。我感到诧异,我并不认识他呀!

“我叫张安强,咱俩加过QQ。”他笑着说。

我幡然猛醒,大约七八年前,我们在网上认识,且加了QQ。他说他看过我的《关中匪事》,很喜欢,并邀请我来火地塘,说是吃住他来负责,让我感受一下大山深处的生活。我嘴里答应了他,可一直未能兑现。没料到我们在这里邂逅,尽管我们未曾谋面,可他却一眼认出了我。我们都是又惊又喜,我紧紧握住他的手,连连摇着。他乡遇故知,大喜呀!

随后他做向导,带我们去火地沟,我们边走边聊。闲聊得知,他27岁(1992年)就来这里工作,今年 58岁了,干了31年!来时青发如丝,此时已双鬓染霜。毫不夸张地说,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火地塘。他是林场元老级的人物,对这里的山林、溪水、沟壑,乃至传说掌故了如指掌。我说昨天我怎么没见到你。他憨笑着说,他做后勤工作。我问他31年来在这里工作不感到寂寞吗?他说,刚开始来很是寂寞,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再者说,他喜欢这里。

我想问他,夫妻两地生活相思之苦是如何度过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闲聊中,我看得出,长年的山林野外生活令他不善言语表达,不善交际,甚至怕人多。后年他就退休了,他老家在蓝田,我问他退休后在哪里养老。他笑了一下,说:“回老家养老,孩子在西安,最大可能去西安和孩子一起住。唉,清静惯了,还真是怕城市的闹。”

稍顷他又说,在这里住惯了,真舍不得离开。说着,环目四顾。山林肃穆,也在看他。我脑海里忽然闪出两句诗句:“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

默然许久,我们继续前行……

火地塘虽美如画,但我们不能久留。离别时,西农大场站的黄伟副处长过来与大家一一握别。他还要留下,下午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一行来火地塘考察,西农大的校长也要来。西农大和浙大都是双一流大学,两位校长来火地塘林场共襄教学、科研、植保大计,规划蓝图,以求发展。可以预见,火地塘林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贺绪林,陕西杨凌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杨凌示范区文联主席、作协名誉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400余万字,多次获各类文学奖项。出版有散文集《生命的浅唱》《仰望后稷》《贺绪林作品精选》;中短篇小说集《女俘》《贺绪林乡土文学作品集》;长篇小说《昨夜风雨》《人在江湖》《爱情并不如烟》;“关中枭雄”系列长篇——《兔儿岭》《马家寨》《卧牛岗》《最后的女匪》《野滩镇》。根据其中之一《兔儿岭》改编的30集电视连续剧《关中匪事》(又名《关中往事》),广获反响。


编辑:杨蓓蓓     终审:

友情链接:  教育部    |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华南农业大学试验中心

版权所有:场站管理处(场站服务中心)   地址:南校区原农科院子校办公楼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杜军宝   网管员:张 赟   杨蓓蓓   电话:029-87082251   87082190

网站维护:艾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