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工作动态» 新闻聚焦» 【西农记忆】张昂和:漫步子午道(三)
 

【西农记忆】张昂和:漫步子午道(三)

—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的发现与创建回忆

来源:   |  作者:张昂和   |  发布日期:2023-05-25   |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张昂和,现年93岁,原西农林学系教师,1961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学校精减人员而离校,后与夫人谌谟美定居美国。曾参与过学校火地塘林场的发现与创建,此文由作者根据当年相关工作记录回忆而作,首发于知乎平台。在学校90周年校庆之际,特转载编发,追忆校史,砥砺前行。


五、热爱专业 建好林场

1.创建林场 捷足先登

1958年8-9月间,西北农学院锻炼队进火地塘后不久,西万公路开始修建,从关口逐步向平河梁推进。随后,森工单位也跟着进入火地塘地区开始采伐森林。首先在公路两侧山坡上进行,修路与采伐大批工人集中到火地塘,一个冬天打石头放炮声,伐木声,喊号声,不绝于耳,新年时,各单位员工还与锻炼队师生一起联欢,表演节目,记得自己和几位老师同学都登台演唱过。

一日两位森工局技术人员要求看看火地沟,队领导要我带他们进沟里面看看,他们从沟口一直爬到沟顶,估计着可采森林的面积和蓄积、出材量,计算着基建成本等事项,说是为了和其他各沟比较,因公路两旁的森林很快会被发光,要深入各支沟作业,修建集运材道和储木场等难度大成本高,相比之下,火地沟面积大资源多工程难度低,是秦岭里理想的木材生产地方,不如早些采伐,为国家建设增加财富收入!我说这样好的林子留下来教育学生培养人才将来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我们不要短视。早已知道森工局一直很关注着火地沟森林这块肥肉。只是来晚了一步,不然这里早就先采伐了。作为西北农学院教学实验林场已经上报省、部领导。国家不缺这点木头,把它留下教育学生给国家做更大的贡献吧!

2.森林采伐 扑灭林火

1959年春季,天干地燥,一天中午时分,对面山后森工采伐工人不慎引起森林火灾,一时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师生看着林火蔓延,忧心忡忡,心急如火,为响应政府 “护林防火 ,人人有责”的号召 ,纷纷要求向前协助扑火,经队领导同意,部分男同学和年轻老师携带工具,奔赴火场,奋力攀登陡峭的山坡,和采伐工人一起及时扑灭林火,及时阻止火灾造成损失,也是进行一堂森林防火的实践(见图)。是我第二次在秦岭森林打火。

图片26.png

火光冲天

图片27.png

奔赴火场

图片28.png

奋勇扑火

图片29.png

扑灭林火同学们与伐木工人合影

3.推广科技 扎根农村

1961年开春以后,我依然和往常一样,和大家一起到火地塘,进行教学科研工作,本科班实习后,安康地区派一些人民公社的青年来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培训为营林员。各科老师分别上课,而我们教大学生的森林经理和航测对这些农村孩子来说太深了可能用不上,就选择了一项较实用的森林抚育做试验教学,在火地沟下面板桥沟有一片较平坦的栎类杆材林,带学生做了不同强度的疏伐实验,分别设立标准地和对照区,实测各项因子,记载存档,以便今后观测检验效果。也是一项森林经营学的科学研究。由此引起教研室关注,要我准备为本科生开设一门森林经营学专业课。于是开始编写这门课讲稿。森林经理学核心是 “组织森林经营” 所以很快完成近一半内容。

在干旱橡树林做森林疏伐时遇有野蜂袭人,调查与伐树触动蜂巢野蜂蜂拥而至,同学们放弃工具逃跑,被蜂群追赶蜇刺,有位同学坐着不动,反而无蜂光顾,问其何故,他说此蜂为“裤裆蜂”在干草丛做窝,家乡砍柴时碰到来袭时越跑带动它们随风追赶,从裤脚钻入裤裆蜇咬,坐着不动,蜂子以为是木柱,反而不受攻击!学到一个野外经验。在火地塘后沟里,一次实习与同学们采伐标准木,见到一个蜂巢结在一支锐齿栎枝干上,好像一个很大的人头似的,有耳朵鼻子眼睛和嘴,大家立即蹲下观察蜂体较前一种大色深,群蜂不停从口中出入,当地人说这是人头蜂(杀人蜂),攻击人很毒,幸好我们赶快离开了,没有去碰它,躲过了一劫!此外,还有一种土蜜蜂,老乡从林中捉到蜂王把蜂群引回家装入木箱(木桩锯开挖空)悬挂屋檐下,可产蜜,蜜质不错。

4.参观访问 络绎不绝

画报记者采访,省林业厅,各地学校师生络绎不绝。陕西画报记者来访,“有消息说,不知什么时候传说秦岭南坡发现了大森林,最好的森林就在西农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要来采访”。领导要我带他进火地沟看看最好的林子,我就直接带他爬到火地沟右侧顶部,海拔2400米的秦岭冷杉林,那片林相完整典型森林,110年生。记者用好相机拍了彩色照片,载“陕西画报”。

六、三年困难 共体时艰

1.滑雪下山 赶路过年

困难时期第一年的1959新年刚过,1960年春节来临的前一天从晨早我还在火地沟左侧的山梁上核对同学们小班调查材料,到黄昏飘起大雪,我赶快走到沟口山脊坡度缓和处从雪里滑下 ,回到场里,接到学校电报说:我太太从东北牡丹江赶来西农校区要与家人过年。当时,已是腊月二十九(年前晚上),大师傅给我一碗热饭,三口两口吃下,在路上截了一辆货车,趴在后面麻袋上(从悬崖过时右侧后轮悬空)冒险到石泉。看见路旁小屋挂着写有“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的灯笼,知是小旅店,前往敲门投宿,老板好像知道我要来,开门说,这么晚才来正好还有铺位。休息一宿。

次晨,赶上一辆敞篷卡车站票到汉中,下午转车去阳平关,在短时候车时间,在汉中办了一下年货,虽然经济困难,汉中的年货也相当可观,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灵机一动,先买了个汉中特产小“棕箱”,装了大半箱糖果点心罐头等食品都是很久没见过的了,但因都是高价,小箱子还没装满钱就不够了。到了阳平关火车站,要买车票时,一摸身上钱不够了,不能买票上车,怎么回去过年?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见有修路工人路过,正在要过年喝酒无菜,灵机一动,从小箱子里拿出两个罐头,他们一见喜出望外,不讲价付钱拿走,我怕警察看见说我“投机倒把”,再把我抓起来!按原价收钱,赶往售票处,买了下趟深夜一点成都-西安车票,年初一早晨到杨陵,与久别的家人团聚过年。

2.三十而立 以食为先

1960年国家进入三年 “困难时期” 的第二年 , 各单位紧缩开支,压缩工时,减少野外活动,记得那年夏天在火地塘上课和指导实习时,吃不饱还要熬夜备课,白天爬山很吃力,管理员弄来一些供浮肿病人吃的 “康麸散” (麦糠等加甜味剂制成),饿时吃一两勺也有用。有时候花高价可以买到农民的野百合粉葛根粉野菜干之类的食品,是城里得不到的。

忽一日,有一位老师发起过生日活动,因他当时整30周岁,我还差几月不满三十,大家说只要是1930年出生都可参加,记得当时有:李玉明,李锦钦,刘光儒,刘康烈,周嘉喜等5—6位老师?记不太清。 吃了一些漆树籽油月饼和伊拉克蜜枣之类高价食品,喝口柿子酒,庆祝了“三十而立”。那时我还没有思想准备,觉得不再年轻了增些压力!

带完一班实习返校后,生活更艰苦,大家基本不上班,在想办法找食物,有钱买不到食品,在房前屋后种自留地。记得院领导李峰山副书记做如何度过困难的报告“低标准瓜菜代”,节约每一粒粮食一片菜,萝卜头不要丢,泡在水里可以长萝卜缨也好吃。

3.克服困难 创新课题

《人民日报》发表一篇题为“农林牧结合三全其美!”的社论,在院里掀起很大反响。系里立刻响应,决定派林木育种邱明光老师、林业经济李锦钦老师和我三人前往有农林结合经验的商洛地区考察并参加在那里召开的全国核桃会议,了解群众林粮间作的经验。

我们随即出发由西安乘车经蓝田翻秦岭至商洛地区所在地的商县,先听会议发言随会议代表向南部核桃产区考察,然后向专区农林局了解情况,并取得农林局一位张姓技术员协助(西农农学系毕业,对当地农林牧副都很熟悉),4人一起先从商县和洛南周围考察,这里是秦岭古道东边的一条“蓝武道”,与子午道平行,只隔另一条经柞水的“峪谷道”,水平距离并不很远,我们从商县向西经杨斜、黑龙口绕行,从平川至高山林区地广人稀比农区粮食多,吃了几顿黑麦面饱饭,再从高山林区沿河下行,由于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拓宽已石漠化,与火地塘一带清水河流截然不同。

因为有了火地塘一带考察经验对照着,进行比较顺利。我们顺河而下,选择竖条支沟深入考察,将所见各种农林牧结合的情况,按条件、内容、效果的列表记述,并手绘草图(没有带照相机)加以描述,然后,依照森林经理学中森林作业法(Silvicultural system)理论的“混农作业”(Taungya system)方法加以系统分类研究符合现代系统科学理论(System theory)共确定了十一余种农林牧结合综合治山治水及小流域治理的类型(典型)。经一个多月的调查,返校向领导作了汇报。

将近年终,领导要我们尽快写出报告。经讨论由我执笔于年末完稿,1961年初在陕西林学会学术讨论会上宣读报告。随后发表在“陕西林业科技”杂志上。题目是“陕西省商洛专区林粮间作考察报告”。不久,中科院西北植物所研究人员来访,说看了此文很受启发希望多多交流共同探讨!此文后来曾被国外文献引用。

七、风云变幻 世态沧桑

1.坚守专业 左右难为

一个月跋山涉水相当艰苦,一天只喝两顿稀糊糊,吃不饱消耗大,回到西安招待所,与几个遇到一起的老师相约到“老孙家”熬夜轮流排队,于清晨去吃高价羊肉泡馍,很香!

回校后受到领导批评:“国家困难,老百姓都吃不饱,你们还跑去吃肉享受,快快检讨!”各种批评接连不断,什么“拔白旗,插红旗”“反右倾”,在教材里写进古典学说,被批为“资本主义学术思想!”建林场搞教学科研被批为“个人主义”“白专道路”。有人抱怨说:“哪里不能劳动锻炼,为什么非到山沟沟里来不可?”据说,有的高校领导,如我的母校北京林学院老院长李相符教授,因主张结合专业劳动锻炼,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遭“撤职”!但是,我只是个一般教师还配不上这么高的帽子。不管怎么样,都要坚持搞好专业教学科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努力!

2.升官不发财 餐飨除夕宴

这一年里,尽管困难重重,仍然在野外长时间工作。一日从野外返校,有同事告诉我“经群众讨论给你提升了讲师”,领导也通知我,说“给你提了讲师,你要感谢党!现在困难时期,提职不提薪,升官不发财,工资级别待遇照旧”。因我出差在外,没有参加讨论,没有表态,反正待遇没有变,困难依旧,我只想吃饱肚子好爬山,升与不升都是一样并不在意,还是照样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可是,好事忽然来了!春节到了,院里通知“春节晚上,讲师以上的教师,到小食堂聚餐,自带饭盒!”对这些新科讲师来说,好像要去赴琼林宴!餐会上院党委书记陈吾愚讲话,开头几句:“现在全国形势大好!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大家团结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一定能够很快克服困难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大意)”。厨房大师傅发挥了高超手艺,各桌都上了七八样拿手好菜,大家看了看都不吃,就分装进饭盒里,最后说声:“拜年了!”各自把饭菜带回家去过年了!提职和餐飨都是安慰剂,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人民教师需要的是能发挥自己专长,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事业贡献才智和力量。

3.精简机构 裁汰冗员

1961年夏秋,依旧进行教学实习、科研、林场的森林经理设计和编写教材。忽接领导通知返校进行精简机构政治学习,计算教学工作量裁减多余人员。不久,接到通知我被裁。一位领导说“要体谅党和国家困难”并限期离校!指令我交出所有教学科研资料,包括:讲稿(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航空摄影在林业中的应用),实习指导书等,科研论文手稿(秦岭南坡森林考察报告,1958年院科学研究汇报大会报告,未刊),汉江流域水文材料(由长办复制为研究森林采伐与水文变化用),火地塘林场调查规划设计材料、航空照片、森林模型,林相图,已装订成册的火地塘和秦岭森林照片,一百余幅典型森林图像和林区自然与社会文化图像,全部上交教研室和资料室,(自己没有复制保留,只剩下少数不重要的或照得不好的一部分在我手中,如本文中所示。)整理好行李个人物品,办理手续,一天上午,由教研室部分同事将我送出西北农学院大门,合影留念。

图片30.png

前排左起,王慧芳、张友兰、笔者、曹观方、穆可培;后排左起,王伯长、郭辅民、毛绳绪、李玉明、李锦钦。

从此,我离开了初次参加工作的岗位!我衷心地感谢西北农学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支持!永远怀念共同奋斗寻找发现和创建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的师生员工!眷恋着那里茂密多姿的秦岭森林和曲折险阻古老子午道上的足迹!再见了火地塘!再见子午道!


(作者:张昂和,原西农林学系教师。)


编辑:杨蓓蓓     终审:刘有全

友情链接:  教育部    |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华南农业大学试验中心

版权所有:场站管理处(场站服务中心)   地址:南校区原农科院子校办公楼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杜军宝   网管员:张 赟   杨蓓蓓   电话:029-87082251   87082190

网站维护:艾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