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工作动态» 新闻聚焦» 【斗口印象】贺绪林:秋望斗口
 

【斗口印象】贺绪林:秋望斗口

来源:   |  作者:贺绪林   |  发布日期:2023-10-30   |  浏览次数:

     

编者按:

10月21日—22日,杨凌示范区文联组织作协、摄协、美协、剧协等十余位骨干会员来到西农斗口试验站采风。这是示范区文联落实中省文联文艺“六进”工作要求,继火地塘试验林场采风后第二次走进我校试验场站,挖掘学校试验场站的文化内涵,用文学艺术的笔法记录、书写西农故事。现特以“斗口印象”为专栏,转载编发,讴歌榜样,以飨读者。


雨后初晴,秋阳灿烂。我们采风团一行来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试验站。从车窗望去,收获后的田野一派肃杀的景象,土地裸露着宽阔丰腴的胸脯,象产妇一样安祥地休息着,散发着玉米杆和潮湿泥土的混合气味。

我们甫一进试验站,场站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有全就迎上来与大家一一握手,热烈欢迎之情彰显其中。他对我们这次采风活动格外重视,做了周到的安排,并参加座谈交流。他在座谈交流会上致辞:“斗口试验站是学校建设发展‘未设系组,先建场站,未启课程,先事科研’的历史见证,希望文联文艺工作者们能够多关注、挖掘学校试验场站的文化内涵,用文学艺术的笔法记录、书写更多的西农故事。”

这也是我们组织这次采风活动的初衷。

午后,斜阳高照,我们去试验田参观。秋风拂面,令人格外惬意。驻站开展科研试验的张正茂教授陪同我们,他手指阡陌纵横的田野,讲述着试验站的辉煌历史并展望蓝图远景。他操着一口地道的关中方言,言谈幽默诙谐,却深藏哲理,让我们时而发笑、时而深思。

斗口试验站位于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斗口村,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1930年亲手创办的,最初取名为“斗口村农事试验场”,解放后改名为咸阳专区繁殖农场;1952年更名为“陕西省农业试验场”;1954年又更名为“陕西省农业综合试验站”;1958年更名为“陕西省棉花研究所”,隶属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管理;1999年9月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归属农学院管理;2007年6月划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场站管理中心管理,更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原试验站”;2015年6月更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试验站”。

于右任先生创办“农事试验场”,意在研究农业、发展农业、为地方永远造福。是时,民国十八年年馑刚过,民不聊生,先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认为要改变人民生活,改变陕西的落后面貌,必须重视农业发展。自建站以来,农业科研、推广及社会服务事业从未间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在陕西辐射带动作用巨大。俞启葆、王远、蒋克明等一批批农科专家在这里扎根生长,埋头科研,教民稼穑。

斗口试验站曾作为陕西省唯一的专门从事棉花研究的机构,先后获得国家、部省级及其它科技成果62项。棉花抗枯黄萎病新品种的选育居全国领先地位,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棉花新品种选育和棉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正茂教授一一道来,如数家珍。

初见张正茂,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位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面色黝黑,不修边幅,头发花白,还有些卷曲,完全是个老农民模样。大家笑说他有波斯人的血统。他是六一年生人,已过花甲之年,早年留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参访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如今耕耘一带一路,担任中国—哈萨克斯坦科克舍套农业科技示范园首席专家。他扎根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钻研小麦育种技术,先后培育出6个普冰系列小麦新品种,还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也获得7项国家、省厅局级科技成果奖。

张教授老家在户县农村,且生不逢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是他对于那段岁月最深的记忆。因此,他更懂得农民的艰辛和粮食的重要。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毅然决然地报考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学习农业知识,希望将来能造福乡亲。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

大学毕业后,张正茂留校任教,开始了他的育种之路。品种选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收集、筛选材料到配置杂交组合,混合系统选择,再到多点试验示范,直至最后的品种审定推广,往往需要十余年,育种过程中也不乏各种挑战与困难,没有超乎常人的坚定信念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早些年试验地非常紧缺,我只有四亩地,经费也不足,收割、清选、晾晒、考种,这些全部都由我们自己干。那时没有专业设备,我们只能用眼睛看,用牙咬。而且,品种培育出来,推广也是个问题。为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新品种,我们就自己背着种子坐班车到处去宣传示范推广。”提及往事,张正茂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对于张正茂来说,种下的不仅是一粒粒种子,更承载着万千农民的希望,因此,他丝毫不敢懈怠。从整地、播种到收获、晾晒,他都守在田间地头。盛夏时节,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胳膊也脱了皮,但他从不在意。夏日天气变化无常,晾晒小麦时,有时夜里突然下雨,他一骨碌爬起来就去收麦子。凭借着对小麦育种的满腔热爱,张正茂在田间地头坚守了三十余载。在农学院,说起张正茂,学生们纷纷赞叹不已:“张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他对待专业认真严谨,我们都以他为榜样。”

“小麦育种虽然过程艰辛,但其意义非凡,要投入十分的热爱才能做好。同时,这份事业也需要传承,传承需要优秀的人才。再者,育人跟育种一样,而且需要更大的付出。我希望能将我的工作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学生,让这些成果在他们手中延续,让更多农民受益,让大家都能吃到优质放心的粮食。” 张正茂如是说。

近些年,他去哈萨克斯坦种小麦,把小麦品种和种植技术传播到国外,为国际交流做出了贡献。他与人合作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书《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此书一出版,就广获好评,还授权翻译成英文、俄文和越南文。

还有海江波教授,他也是一位毕业于西农大,留校任教并从事农业科研的关中汉子。海教授是六零后,陕西扶风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最初,海江波师从许玉璋教授搞棉花丰产栽培研究,后来由于棉花产区的调整,他在张保军教授指导下开展专用面粉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工作。2003年7月—2004年8月他被派往埃塞俄比亚农业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执教任务。从此,海江波就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从事农田高效种植模式、农业推广模式以及非洲国家发展的研究及教学工作,期间,在日本东海大学等访学,开展循环农业学术研究工作,并在瑞典哥德堡大学访学,开展碳税与农田碳管理研究工作。

他做事认真,任劳任怨。他工作能力特强,在斗口农作物试验示范站,潜心钻研小麦增产潜力挖掘技术,提出小麦交互式穴播技术体系,充分挖掘了小麦品种西农805的产量潜力,亩产高达730.8公斤,前所未有!

他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他秉持学生至上原则,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到了教书育人的事业上,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他负责的《作物生产学》《现代农业推广学》和《实践教学》等5个教学团队成为了省级团队和校级优秀团队,相应的课程成为了一流课程。他先后主编、副主编了《农业推广学》《农业生态学》《设施农艺学》等教材专著15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或行业规划教材。他主持省部级科研推广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20多篇,培养研究生100余名。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先后4次被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并获得西农大命名的“金牌教授”荣誉称号。

在海教授的办公室里珍藏着一顶特别的草帽,上面签满了外文名字。“希望在退休前跑遍整个非洲,让每个非洲国家都有朋友给这顶草帽签上名。”他如是说。他离自己的梦想并不遥远。迄今为止,他共赴非洲26次,在12个国家的试验田和实验室里留下了足迹。

座谈会上大家请他讲讲他感人的故事。他为人处事很低调,深沉地说:“写出来都是一片辉煌,说出来却是一把辛酸泪。”

是啊,前行的路上都有数不清的坎坷与荆棘;任何成果的取得,背后都是汗水和泪水。

还有老一辈专家教授:俞启葆、王远、蒋克明……他们都是新一代后稷的传人!

离开试验站那天清晨,我站在试验站的大门口,凝望着田野。田野被一片晨雾笼罩,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有人在田地里劳作。我恍惚回到了年轻时代,那个在田地里劳作的是我吗?当然不是。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晨雾悄然散尽。此时此刻,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黄土地的博大,同时也感受到老一辈西农人扎根西北,默默奉献的无私与坚守。同时也感受到新一代后稷传人以实际行动践行老一辈西农人的奉献、无私、坚守的博大胸怀与顽强拼搏的精神。

向新一代后稷传人致敬!


作者简介:

贺绪林,陕西杨凌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杨凌示范区文联主席、作协名誉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400余万字,多次获各类文学奖项。出版有散文集《生命的浅唱》《仰望后稷》《贺绪林作品精选》;中短篇小说集《女俘》《贺绪林乡土文学作品集》;长篇小说《昨夜风雨》《人在江湖》《爱情并不如烟》;“关中枭雄”系列长篇——《兔儿岭》《马家寨》《卧牛岗》《最后的女匪》《野滩镇》。根据其中之一《兔儿岭》改编的30集电视连续剧《关中匪事》(又名《关中往事》),广获反响。

编辑:杨蓓蓓     终审:

友情链接:  教育部    |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华南农业大学试验中心

版权所有:场站管理处(场站服务中心)   地址:南校区原农科院子校办公楼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杜军宝   网管员:张 赟   杨蓓蓓   电话:029-87082251   87082190

网站维护:艾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