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21日—22日,杨凌示范区文联组织作协、摄协、美协、剧协等十余位骨干会员来到西农斗口试验站采风。这是示范区文联落实中省文联文艺“六进”工作要求,继火地塘试验林场采风后第二次走进我校试验场站,挖掘学校试验场站的文化内涵,用文学艺术的笔法记录、书写西农故事。现特以“斗口印象”为专栏,转载编发,讴歌榜样,以飨读者。
太阳十分拘谨,躲在稀薄的云层后不肯现身,天空浑浊的让人辨不出今日的阴晴。风很随意,带着寒气迎面扑来,瞬间打透身上的薄衣,到底还是低估了清晨的温度。今天是杨凌示范区文联文艺“六进”采风活动,地点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斗口试验站。
斗口站历史悠久,自诞生之初,就具有非凡的意义。1929年,陕西大旱,饿殍遍野,于右任先生扼腕痛惜,决心改良农业。1930年,他在斗口村自费购田千余亩,创办“斗口村农事试验场”并设立了办公室。于右任先生被称为近现代大儒,他深感中国之落后,先后创办了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树教育史永久之丰碑。在众多名家学者评价于右任中,我认为最为高明贴切的是柳亚子先生,他评价右任先生为“落落乾坤大布衣”。无雕琢之词、琐碎之句,仅一个“大布衣”便有冲击心灵之震撼。何等的豪迈与纯粹。
后期,斗口试验站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引来众多“西农”优秀的农科学者及职工,远离繁华,将种子和人生一同种进大地里。一项项科研成果在燃烧的岁月中诞生了,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校前,斗口站就获得科技成果62项。这些罗列数字的背后,是多位农科专家扎根僻壤,用的是一生的心血。
季节是大地的段落,不断重复的二十四节气,引领耕种者的脚步。秋分过后,收割后的泥土获得短暂的歇息,从生命的厚层里流露出质朴的色彩,斗口试验站便置身在这片黄色土地的大背景之中。会议室里,斗口站赵炯站长给我们介绍了场站的前世今生。仅目前,每年在斗口试验站进行科研工作的人员有60余人,实习生1000余名,50余名博硕研究生长年在站上从事农业研究,又有国外学者陆续来访。工作量繁重琐碎,但站里克服困难,努力为科研保驾护航。
太阳从云层里钻了出来,给大地和树梢镀上一层闪烁不定的金光。我走出场站大门,前方大片收割后的麦地试验田空阔辽远。眯起眼睛,将视线延伸至很远,空荡荡的田野涌出一分落寂。若田里是碧绿青苗或金黄麦田,视觉就会舒适,内心也会舒畅。景物往往会引领情绪的起伏。春夏秋冬,播种、青苗、麦黄、空落,在斗口试验站工作的人们,一看便是几十载。不易,着实不易。我回转身,正好看到赵炯站长也在望向麦田,他目光从容。成熟的人不问过去,睿智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有幸,十分有幸在座谈会上见到了驻站科研的海江波教授,他带着留学生、来自喀麦隆的阿布,一同参加了座谈会。海江波教授致力农业科研,把豪迈种进田野里、揉进事业中。20年间,他作为农业专家,26次援助非洲,在艰苦未知的环境里,用丰厚的专业学识和智慧,打破了中非农业的壁垒,足迹遍布12个非洲国家。遗憾的是座谈时间短暂,未能聆听他的援非故事,否则,一条长满荆棘的科研之路及非洲农业的探索之旅,定是一部翻越陡峭人生的精彩故事集。座谈会一结束,海江波教授便匆匆赶往机场参加活动去了。他的脚步不惧山海的高远,将中国农耕的火种播散非洲大地,于是,中非的农业之路顺畅了,而他个人的峥嵘岁月便有了更高的气象。虽然我无法看到他科研背后的付出,但不把信念、奉献、艰苦卓绝、一揽子窝进泥土里,就不会生出今日的硕果,而生命路途的困苦曲折,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中午我们在斗口试验站食堂进午餐,偏爱炒菜米饭的我却直奔面食而去,在这里不选择面食绝对是失误。麦,是斗口深情大地上生长的麦穗,职工自己磨粉,压制成面条。热情的食堂工作人员,上手便给我碗里浇入两大勺红褐色的肉酱,拌上精心腌制的酱菜丝,深深满足了我味蕾的欲望。饱胀至极的我半伏在餐桌上,就在这时,高凤香主席呼唤大家起身,说张正茂研究员正带着研究生们在大田里播种,让我们赶紧去,晚一会播种就结束了。
太阳发出刺目的光芒,习习长风带着清新的氧气拂来绕去,周遭弥漫着醉人的乡村气息。远远望去,张老师正在大田里给学生们授课。我们一行人不顾脚下田野土疙瘩踏起的灰尘,向张老师走去,围成半圆。这景象该是“文艺六进”走进乡村最动人的一笔了。
张正茂研究员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播种小麦的脚步走在哈萨克斯坦的土地上,使中哈农业国际合作已见成效。他与靳民女士合作出版的书籍《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一书被翻译成俄文、英文、并签署了越南文及哈萨克文。中国农业正在以一种大境界、大气概走出国门,他正是其中的先行军之一。
斗口的夜晚,弯弯的上弦月洒下柔和的光晕。收割后的田野,八面来风。乡村公路上,张正茂研究员一边踱步,一边给我们说起小麦选种。他一定是一手科研,一手诗意,否则,怎么会把艰苦的小麦选种工作说得那样诙谐有趣。枯燥的育种、选种、各种科研数据的收集测试,在他心里是生活面面观,同时又有了哲学的味道。有趣,是一个人的魅力。月光下,他侃侃而谈,谈小麦选种时眼睛对阔大的麦田进行“逐行扫描”,谈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的曲折,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语言质朴不失巧秀。这是一个中国发展的大时代,张老师承接了时代的委托,蹚出一条两国交流合作的可行之路,也成就了他个人时代中的大我。抬头,月朗星稀,此刻不断攀升的精神高度映射出非物质的光辉。在这片热土上,所有的成就都来自农业科学家对泥土的深情。深情,倾注在这片田野之上。
清晨,我还未看到第一缕阳光,就先听到了鸟儿轻快地鸣叫声,随之,作协高凤香主席嘹亮的嗓音也在楼道里响了起来,“添香,起床了。”两声,三声。我忙不迭应着,生怕这嘹亮的号角把整座楼的人都唤醒了。原来是张老师昨晚精彩的授课她没听够,想拉着我继续去开小灶。张老师的课属于循循善诱式,生动的描述让人完全忘记科研工作的艰苦。场景里,我看到他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选种,一垄一垄走过,一株一株打量。柔弱苗条的不要,豪放粗壮的也不要,只要是籽粒饱满、麦穗头尾匀称,一株里麦穗分支恰到好处的,便用一根红绳系上,这就是“逐行扫描”了。他只扫到双眼昏花、麦田旋转。场景里我也看到他绑着手电在黑夜的凄风里奋力收割麦穗的狼狈,否则,暴雨一下,一年的科研成果将毁于一旦。他诙谐有趣的叙述总能让人忍不住大笑,笑声过后,心里涌出的却是无尽的辛酸和敬佩。
太阳风风火火从地平线上升起,凛冽的风也温顺起来。早餐过后,采风结束即将离去的我们,再次来到于右任先生的第二办公室。青砖瓦房,草木葱郁,一层薄薄的青苔如碧绿的地毯铺在房前,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光与影的静美。此刻,着实不该有人声,如果能坐在台阶上,静静看着这座民国风的庭院,或许就会走进那个纷繁的民国时代,领悟人生,领悟于右任先生爱国爱民的情怀。这一刻,我想起古稀之年的于右任先生于台北寓所写的一首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老先生的爱与哀愁在这首诗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只可惜他未能看见国家之崛起。庭院里,我默默站立在于右任第二办公室的台阶上,内心悄悄告知右任先生,现今的中国,您最关心的农业,“国际农业交融互利”已经融入国家战略,同时也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众多的农业科研人员风尘仆仆走向了国际,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同舟共济,抒写中国农业的大篇章,展中国农业的大智慧。
您,开心了吗?!
作者简介:
胡征颖,笔名:添香。陕西省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杨凌示范区文联副秘书长、杨凌作协副秘书长。喜读书、爱游历。寥寥长风,手中无剑,挥之有痕。